分享到:
发表于 2005-08-28 21:35:59 楼主 | ||||||||||||||||||||||||||||||||||||||||||||||||||||||||||||||||||||||||||||||||||||||||||||||||||||||||||||||||||||||||||||||||||||||||||||||||||||||||||||||||||||||||||||||||||||||||||||||||||||||||||||||
sonygan 把此帖设为精华作者得到 1000 可用分 50 分专家分!
揭露JS 手把手教你鉴别16.7M液晶
如果所有厂商都能“老老实实”的标明产品规格,那么色彩判断起来就会轻松的多。但事情的复杂程度总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厂商在规格上“注水”的事例不胜枚举,虚标16.7M色彩也更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就需要借助一些其它手段去进一步判别LCD的色彩指标。 ● 查看垂直可视角度 我们可以从屏幕上方或下方去观察屏幕,如果出现了大范围的色调失真或者灰阶反转(原本亮的地方变暗、暗的地方变亮),那么就可以断定这台显示器采用了TN面板,并且它也只能提供16.2M色彩,如下图: ![]() ![]() ![]() 说明:从右图可以看到,此时画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失真(灰阶反转),从而也可以判断出这台显示器一定使用的是TN面板。 如果画面不会因视角的改变而出现明显失真,那我们就可以断定这台显示器采用的是广视角面板,并且提供16.7M的色彩,如下图: ![]() ![]() 说明:这台显示器表现的相当完美,我们从屏幕上方去观看时也几乎捕捉不到失真的情况,因此可以断定显示器是采用了相应的广视角面板。实际上,我们看到的这款产品正是采用了LG.Philips的IPS面板,提供了16.7M的色彩。 总结:实地观察显示器的垂直可视角度(垂直方向的观看更容易暴露出视角的不足),有明显失真的为TN面板,16.2M色彩;反之则为广视角面板,16.7M色彩。 普通用户去要去一一验证显示器的可视角度恐怕并不现实,所以我们更多的还是需要从规格指标上入手。
第4页:方法三:参考对比度与响应时间
即使一台采用TN面板,实际可视角度大约只有150/140°的液晶显示器,在它的规格表上也一样有可能堂而皇之的写着170/170°,这时我们就需要从参照一些其它的规格指标,作为判断16.7M色彩的辅助条件。
我们可以去参考对比度与响应时间。因为16.7M色彩的液晶显示器大多都会采用广视角面板,而广视角面板通常还具备以下两个特性:高对比度与慢响应时间。
![]() 我们来看看上面的这份规格表。从视角来看,178/178°的指标满足判定16.7M色彩的第一个条件,但对于判定的结果我们却还是不能肯定。再来看看对比度与响应时间,1000:1的对比度显然不是TN面板所能做到的(TN面板通常只能实现500:1的对比度),而TN面板一向在速度上具备优势,25毫秒的“过时”指标也只会属于广视角面板。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款液晶显示器一定是16.7M色彩。
根据常规,当一款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700:1,响应时间≥16毫秒时,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广视角面板的存在。
总结:结合视角、对比度与响应时间这三项技术指标,我们就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这款显示器是否具备16.7M的色彩。纵然厂商再不厚道,也不敢如此大规模的对规格大开杀界。
第5页:提示:灰阶响应时间是个例外
实际上,还有一些特例需要我们注意,这就是响应时间。广视角面板由于拥有256路驱动路数(2的8次方),要远高于TN面板的64路(2的6次方),而驱动路数越多,可实现的色彩也就越丰富,这也就是前者可以提供16.7M色彩的原因。但驱动路数多也有其弊端,就是液晶分子的状态会更难于控制,因此响应时间也就很难再得到提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厂商开发出了OverDrive、RTA等技术来提升广视角面板的响应时间,我们可以简单的把这些技术理解为是对面板进行的“超频”,通过适当的超频,使原本25毫秒的响应时间提升至灰阶8毫秒,如下图:
所以今天的广视角面板已经成功克服了在响应时间上的不足,使得16.7M色彩与8毫秒可以完美共存,但这还只限于灰阶响应时间的产品。
由此让灰阶响应时间的LCD拥有了两个分支:一种为拥有16.7M色彩的广视角面板产品,另一种则为留守16.2M色彩的TN面板产品。区别它们的方法仍然是参考对比度与可视角度两个指标。
![]() 至于已是市场主流的普通8毫秒、12毫秒液晶显示器,它们100%的都是16.2M色彩。
第6页:实例分析:判断16.7M色彩原来很简单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实例的分析,让您将鉴别16.7M色彩的诸多要素融会贯通起来。
● 实例一:普通8毫秒 难度系数:★★
从上面罗列出的规格来看,显然这是一台16.2M的显示器。
第一:140/130°的可视角度表明了这台显示器一定采用的是TN面板,而几乎所有的TN面板都只能提供16.2M色彩。
第二:8毫秒的响应时间。8毫秒规格的产品通常也都会采用TN面板,因而也只能提供16.2M色彩(灰阶响应时间的产品除外)。 第三:对比度。500:1的指标还只是目前LCD的平均水平,与广视角面板通常700:1的对比度指标还尚有一段距离。 ● 实例二:160/160°视角 难度系数:★★★
同样,这也仍然是一台16.2M的显示器。
第一:160/160°的可视角度虽然已经相当宽广了,但我们需要知道,广视角面板的可视角度绝不会低于170/170°,这样就可以判断出这款液晶显示器一定也采用了TN面板,16.2M色彩也是勿庸置疑的。
第二:12毫秒的响应时间。几乎所有12毫秒规格的产品都只提供了16.2M色彩。16.7M色彩的TN面板在一年前也许还可以看到,不过早已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第三:对比度。600:1的对比度还是与广视角面板提供的指标存在着一定差距。
注:对比度只能作为辅助的判断条件,因为对比度为500:1的广视角面板也很常见,但它也同样会提供16.7M的色彩。
● 实例三:170/170°广视角 难度系数:★★
可以看出,这台显示器提供了16.7M的色彩。
第一:170/170°的可视角度表明这台液晶显示器使用了广视角面板(PVA、IPS、MVA等),而所有的广视角面板都具备16.7M的色彩显示能力,所以仅凭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对色彩作出评判。 第二:1000:1的对比度同样是广视角面板的显著特征。 目前所有的灰阶液晶显示器都是通过附加附加技术去实现灰阶响应时间,这样也就很好的弥补了此前广视角面板在响应时间上的不足,使它在具备画质优势的同时也速度上不输于TN面板。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广视角面板看作是液晶中的“珑管”。 第7页:荆棘密布,半路杀出“注水”LCD
● 实例四:170/170°广视角 难度系数:★★★★★
170/170°广视角?这样的规格表加大了我们辨识16.7M色彩的难度,因为某些规格看上去完全符合判定标准。
首先我们从视角去分析,170/170°的指标符合广视角面板的判定标准,那么这台显示器就应该是16.7M色彩了。但我们再来看响应时间,12毫秒表明了这款显示器采用了TN面板,而TN面板=16.2M色彩又是我们此前证实过的。
现在矛盾的焦点就集中在了视角与响应时间上,这两个判定标准带来的判定结果完全背道而驰,遇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应对呢?
● 响应时间高于一切
实际上,在视角与响应时间出现冲突时,我们应该更侧重于响应时间。这是因为极少有厂商会对响应时间做手脚。但可视角度却不仅相同,由于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测量标准,使厂商在视角的标注上就有了“注水”的可乘之机,更严重的,“注水”甚至已成为了行业内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
介于此,我们更有理由认为170/170°的指标缺乏真实性,而根据12毫秒的响应时间,则可以判定这台显示器采用了TN面板,只提供16.2M的色彩。
也许朋友们会有疑问,那又如何判断去170/170°这个指标的真实性?实际上,凡是可视角度能达到170/170的产品,它就一定会是广视角面板。而在大部分情况下,广视角面板会提供更高的对比度(700:1以上),但在响应时间上又会慢于主流产品,通常在16~25毫秒之间。例如三星的193P:
即使我们不能断定视角的真实性,但根据1000:1的对比度与20毫秒的响应时间,我们也可以判断出193P一定是采用了广视角面板,从而也就可以确认16.7M色彩的存在了。
第8页:第一页的问题您答对了吗?
我们在文章第一页提出的问题,您现在有答案了吗?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没错,这款液晶显示器也只是16.2M色彩。8毫秒响应时间与160/160°的可视角度,都表明这款显示器使用了TN面板,因此16.2M色彩也无可非议。
这篇文章整整花费了我们3天的时间,其间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罗列了7页的文字与图片,所作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去求证一个指标的虚实。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所有的厂商都能客观、公正的公布出产品的规格,那我们又何必如此“劳民又伤财”呢。
对于消费者,能做到的就是去武装自己,去了解行业的内幕以及技术的趋势,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最大化的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到损失。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