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7-09-19 17:10:05 楼主 | |
其实买一台专业显示器也是比较纠结的事情,有时候遇到的问题不是想买不想买的问题。以我自己来讲,首先会考虑这货功能扩展如何、性能如何,然后实用吗,最后考虑的才是预算(好似自己壕一样)。然而最终的选购顺序是要倒过来的,预算才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说下选购需求: 用途:作图、静态修图 职业:业余摄影师(非视频类) 段位:最强青铜 显示器需求点: 1、 色彩还原度要高,越高越好,精确这个词或许更好,99% ARGB、100% SRGB色域等 2、 10bit屏,2K分辨率,27寸屏或者更大; 3、 看亮度至少350cd/m2 4、 可升降、旋转支架 最初选择的时候,也是列举了不止一款,主要原因为是同类产品太多;而且身边人多数是比我还小白的,网友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最终在不考虑预算的前提下(可能吗?),列出以下几款:排在第一梯队的是苹果和艺卓,对于拥有主机的我来讲,苹果的一体机更不是我的菜。当然共同点就是高昂的价格也不是一般用户能承受的;排在第二的就是人傻钱多戴,拿专业级的UP2716D来讲,京东自营6299,第三方也要4199,价格比我主机还贵;排在第三位就是国产化的飞利浦272P4APJKES(没搞明白高端货是不是也卖给长城了?),京东自营2999,然而无货。看来看去,最后就将目光锁定在了国产HKC T7000钻石版,京东首发秒杀2499(有点类似国产手机开售预约抢购的玩法、文明用语不同这货不耍猴,可以随时买)。
开箱环节: 俗话说,开箱爽过XXX,这个环节自然少不了的,尤其对于我们这群单身汪(为那些挺过暴击伤害超高的七夕而存活下来的自己点个赞吧)。 按照HKC的价位划分,这个价位应该隶属HKC品牌高端之列(说的不对,手下留情)。转回到包装来看,第一眼望去,我是记不住的,经过快递暴力的洗礼来到我身边,我开始有些同情他了。外包装伤痕还是比较多的,开始担心里面液晶面板会不会受到摧残。 平时开箱专用的水果刀也不晓得丢哪里去了,拿着钥匙就是一顿猛捅,然后平放纸箱,将显示器慢慢拖出。放在窗边,在太阳光照射下检查了一边,这才安心了些。 纸箱包装侧面有对型号的说明,市面上99.9%的包装应该都是类似设计,最基本的产品型号、重量啥的都还是会有的。旁边那两颗铜钉比较给力,记得家里买那台42寸酷开也是铜钉,貌似比这个还大一些。话说显示器也属于易碎品,包装整不好分分钟就碎一个屏,现在液晶面板价格也挺高的,自己用也是更要小心。 打开包装后忘记拍照,底座、支架、电源线等原本都是有气泡袋和塑料膜的,便于拍照就直接撕拉撕拉了,配件全家福,哈哈。 简单说下这个支架和底座(已经合体完毕),安装也比较简单,两颗螺丝需要借助工具进行安装,没有采用免工具安装那种便利,还是有些遗憾的;另外支架是可以升降,升降幅度在(需测量数据);底座可以旋转,左右分别旋转角度(需测量);另外支架和显示器安装也需要4颗螺丝(随机标配共6颗)进行固定,在安装体验方面相比戴尔U系卡扣式设计确实稍逊一些。
另外需要提及一点的底座和桌面的接触面,不晓得是设计师的风格还是如何,接触面的花纹比较多,和桌面接触之间还有3块黑色橡胶垫,既避免了使用移动过程保护桌面不被刮花,又能增加一定的防滑。数学理论比较不错的童鞋应该都晓得,三角形是最为稳定的,三块黑色橡胶垫位置也刚好是三角形,但是橡胶垫面积有些小,在不安装显示器的时候,稍加用力便可推倒。补充下,支架和底座都是铝合金材质+喷砂工艺,点个赞吧。 前面固定支架和底座用掉2颗螺丝,于是这个地方就是要用完剩下的4颗螺丝,安装过程依然需要螺丝刀,切记莫贪图省事少用螺丝。
成品鉴赏: 整体黑色+铝合金银白色支架、底座,看上去还是蛮舒服的,不过这个显示器好像也米有第二个颜色可选。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黑色,男人们的情节嘛,你们都懂的哈。正面还是比较简洁的,显示器正面下部边框中间仅有一处LOGO;另外边框并未采用时下流行的超窄边框,4个边框宽度均等,忘记用标尺测量,你们将就着自己体会吧。 厚度方面也不算超薄设计,厚度你们还是将就着看吧,反正喜欢超薄的童鞋需要注意了,不过这种憨厚壮实的风格我比较符合我的审美观,而且用力按压边框也无明显的松动感。
再给各位看官转个身, 装上支架就是这个样子滴。背面采用的是一整块弧面设计,上部开孔为散热窗,接口部分在支架安装凹槽正下方,可能是考虑到支架上面镂空,便于走线而设计的,这样以来理线比较方面,能够增加桌面整洁(请开启自动屏蔽功能)。 背面左下角为显示器的“五轴摇杆按键”,将显示器的所有按钮能够实现的功能调节全部集于一身(后边拎出来再写),有点儿借鉴小红帽的设计,简直就是解放人类生产力的又一大进步;手感方面稍显粗糙了些。 再来看显示器的接口部位(安装之前的拍摄),接口尽在眼底,顺序依次为:DP、DVI、HDMI、3.5mm音频接口及电源接口。从输入接口来看,还是比较接轨国际的,也或许是为了照顾升级换设备的用户,DVI得以保留,不过仍需要注意的是这个DVI接口具体为DVI-D接口(24+1),纯数字接口,不兼容模拟信号传输,也就是说,无法使用VGA转接用户;另外该显示器达到显示10.7亿色(即10bit)前提为,需要使用1.2版本以上的HDMI/DP线,使用原装线材是可以忽略。
在开篇选购需求里面有提到一点,可升降、旋转式支架,下面就通过几张图来简单感受下这款显示器在升降、旋转方面的体验。 绝大多数显示器就具备的角度调节功能:前倾及后仰 随着生活的变化,高度固定的显示器就凸显弊端了,举个栗子: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LOL的玩家会有感受,几局游戏下来,脖子会酸疼,这时候就需要你调解下显示器的高度了,此时,显示器具有的可升降功能作用就比较实用了。 中高端显示器才具有的可旋转功能,这里不仅是只左右开合45度哈,而是显示器可以在横屏、竖屏模式下按需调节。这个竖屏模式也不是非要某个特定需求下才会用得到,比如,你手里的爪机不就是竖屏么?浏览网页就比较实用,习惯性动作的我就抬手上去滑了几下。这个可旋转功能最初由哪家开发的我也不知道,知道的朋友不妨补充下。
特色功能 五轴摇杆按键 或许是我接触的显示器比较少(其实也是事实),在以往用过的显示器里面,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显示器电源键比较好掌握,但是在某些参数调节下就显得自己智商不够用。每次遇到调节亮度、模式情况下,经常会按了菜单键另一只手就要赶紧去按压调节按钮,不知道是个例还是怎样,某些显示器的菜单选项给你预留的选择时间不长,稍加停顿下就已经退出该模式。 HKC T7000钻石版显示器这颗“五轴摇杆按键”的设计,对于我来讲,简直就是解放生产力的又一大进步。单手指就可以完成所有需求设定,对于右手用户来讲,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心疼左手用户1秒钟)。 再来说说这颗集所有招数于一身摇杆本身,摇杆顶端仅有一个power标志,初上手会造成一种假象(我是被骗了的),这么个专业显示器只有一个电源键,难不成所有设置都是出场预设置?其实不然,五轴摇杆,可以实现上、下、左、右及按压操作(这么理解应该没错的),出场预设值分别对应关系为:按压摇杆——开关机,右摇——显示亮度,左摇——声音,上摇——菜单(返回),下摇——预设模式;摇杆手感一般化,存在松动的现象,若是能再借鉴下小红帽的设计,感觉就完美了。 显示器的设置目前还没完全掌握,具体再细节功能方面的展示 ,臣妾还做不到。另外,该显示器可以允许用户进行自定义设置,并可以进行保存设置,不过对于我这最强青铜段位的用户来讲,我还没到那么专业级别的地步,先给其点个赞吧。
屏幕测试 其实这一环节应该是有专业设备来测试的,比如红蜘蛛啥的,但是就怕买了回来,财务那边不报销(若是哪天有幸被大妈掀牌中个专业级显示器,我一定整个红蜘蛛回来,顺便把这台也测试下,嘿嘿),毕竟买个显示器是为作图需要,买个红蜘蛛不知道的妹子听名字可能还会被吓到。
下面进入本环节的娱乐屏摄模式: 问度娘要一张全黑色图片,然后全屏覆盖(最简单方法是设置为壁纸),黑色亮点及漏光检查(更简单的方法温度娘屏幕测试,搜索结果第一个即可),比较可喜的是无亮点、无亮点、无亮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漏光控制的很不错(头顶有三根棒管,显示器右上角那块为映射)。
下面主要是测试该显示器在灰阶、色彩过渡、色彩还原等方面的表现。 先是灰阶测试,灰阶的左右第一格均可以轻松、清楚的辨认(原谅我这超高的屏摄技术),对于一个专业级别的显示器来讲,这都属于基本功,不然专业这俩字可不是白叫的。 另外,将壁纸设置为纯色,降低周围环境光,就可以简单判断显示器的亮度及是否均匀。 对于专业级显示器来讲,色阶过渡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如果色阶表现一般,你会发现相邻的两色在颜色过度上会很生硬、不平滑。当然,色阶表现如何并不是由面板直接决定的,显示器内部的驱动对色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牵涉到保修的问题,所以最终放弃拆解。
再给看官们奉上一些屏摄图,由于拍摄设备及拍摄技术问题,你们看到的屏摄图和我肉眼直观看到的屏幕显示效果是不一样的,而且感觉差距还比较大(臣妾做不到啊),以下图片素材均来自于4K视频播放时的屏摄。 实际截图 屏摄图 实际截图 屏摄图 实际截图 屏摄图
需要提及一点的是,这款HKC T7000钻石版专业显示器,响应时间为8ms,主要针对用户群还是静态修图为主。在上述三组图片对比当中(请为我冒着被口水淹没而勇气可嘉的表现点赞,哦不,来点金币是我进步的最大动力),我直接舍弃了静态图的显示效果拍摄,直接进阶到播放4K视频等动态影片显示效果环节,结果我屏摄拍出来的照片与我肉眼实际看到的效果相比要差很多,这特么的就尴尬了。 再谈一点我实际屏摄中难以体现出来的东西,拿第一组图来讲,盘中那只令人垂涎欲滴的烤鸭,色泽鲜艳,即使烤鸭于盘子交叉处的背光部分,也能够很好的显示出来;第二组图中,视频片段中的女主角侧对着光源,光线从女主角右侧照进来,从面部的右侧到左侧光线逐渐变暗,而我们肉眼看到的实际效果依然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整个面部色彩过渡的非常自然;第三组巴黎夜景,夜景图片对显示器显示性能要求相对更高一些,图中建筑物和夜间空间表现会有一个明到暗的转换,且也能够体现出显示器的对色彩实际还原性能(以上均为个人比较主观的一些看法,说的不对看客们轻拍哈)。
由于木有红蜘蛛这个测试显示器性能的专业工具,就不在这里过多的去主观表述。
散热性能 由于也没有热成像测试仪,所以这里仅借用下库房里面的简单测试工具来展示下这台显示器在散热方面的实际表现。在实际使用中,显示器的主要发热位置集中在显示器上边框的中间部位,实际触感会觉得温度基本上可以达到一把王者农药结束后手机的发热温度,借用工具实测如下: 另外,显示器底部散热孔附近及整个背面温度表现均为接近室温的正常温度,也可以理解为没有发热吧。
总结 提及到HKC,总能给我感觉到其就是显示器业内的价格屠夫,犹如笔记本行业神船、手机行业数字公司,他们的出现对于用户来讲也未尝不是好事,当然前提是在保持亲民的价格同时依然能够提供优秀的产品给用户才是王道。这款HKC T7000钻石版显示器最大优势具有10bit面板、99% ARGB、100% SRGB等专业显示器硬性标准或者以上的表现,其官方的宣传也等着具有红蜘蛛测试条件的童鞋可以测试下;比较让人遗憾的就是散热较为集中,背部面板遗留指纹也比较明显,支架并未采用免工具安装的人性化设计;另外,关于做工方面,由于没有拆解,不对其进行评价,当然如若拆解,其内部使用的驱动芯片也是一定要看的。
优点 1. 99% ARGB、100% SRGB等专业显示器硬性标准或者以上高精度色彩还原; 2. 27寸2K高分屏; 3. 10bit(10.7亿色显示),色彩过渡表现自然; 4. 解放双手的五轴摇杆按键; 5. 接口配备较为主流,但扩展性较为一般
缺点 1. 散热集中 2. 后壳面板指纹遗留比较明显; 3. 支架设计未能采用免工具安装方式; 4. 五轴摇杆按键手感还有提升空间; 5. 作为一款专业级显示器来讲,外观应该多几款配色。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