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20-01-09 14:18:20 楼主 | |
﹣幻影ゆ﹒ 把此贴设为精华,微星套装,适合制图渲染,兼容玩玩网游
攒机思路 AMD平台确实香!这次选择了3700X+X570的组合。因为最近开始作些短视频,所以选择了16线程的CPU;主板算是X570中款走性价比路线的;显卡选择甜点级的GTX1660Super,因为RTX3000就要上市了,以小熊的经验甜点级显卡出手绝对不会亏多少,到时可以看情况升级显卡,即使RTX3000的高端型号比较贵,RTX2000的一些高端型号也会降价;为了以后升级显卡的考虑,电源选择了750w,余量是足够了。机箱则选择新款,模块化的设计非常丰富。 整机效果▼先来看一下整机的效果 ▼ ▼ ▼ ▼ ▼ 各硬件介绍要配置如下: CPU:AMD 锐龙7 3700X 主板:微星(MSI) MPG X570 GAMING EDGE WIFI 内存:XPG-龙耀D60G DDR4 3200 16GB (8G×2)套装 硬盘:金士顿(Kingston)A2000系列 500GB SSD固态硬盘 显卡:微星(MSI)魔龙 GeForce GTX 1660 SUPER GAMING X 6G 散热器:ZEROZONE BMR-24 CPU水冷散热器 电源:艾维克(EVGA)G+750w金牌全模组 机箱:联力(LIANLI)鬼斧(黑) 以上整机价格为8k左右,不能说是最有性价比的选择,因为电源的余量,各硬件的颜值等等因素肯定是要多花些银子的,如果你追求极致的低价,再省个1k~2k也是可能的。 主板 ▼微星MPG X570 GAMING EDGE WIFI整体为黑色,为ATX版型,也走上异型化的道路,在SATA接口部分有梯形的PCB被裁掉了,不过并不算太明显。 ▼内存最大容量可达到128GB, 最高支持频率4400MHz。在主板的24PIN供电接口上方还有EZ-DebugLED灯,从上到下分别是CPU、DRAM、VGA 、BOOT,当遇到故障时可以通过DebugLED灯去判断排除故障。 ▼主板背面也有电器元件,在内存插槽附近的PCB边缘还有一排RGB灯珠,支持自家的MYSTIC LIGHT RGB软件调光,也是此主板唯一有RGB设置的地方。 ▼IO护甲与供电散热片为一体设计,块头还是不小,上面有EDGE的字样。主板正面再没有RGB的设计了,散热片上加了银色条纹,不同角度折射出的颜色会有不同;此外黑色部分作出棱形多面的效果,细节设计上还是有所作为的。 ▼IO接口,也采用了一体式的I/O挡板,不过固定方式采用了螺丝。 ▼USB接口包括了2个USB 2.0接口(红框USB可以无CPU和内存情况下直接刷入BIOS),2个USB 3.2 Gen 1,1个USB 3.2 Gen2 Type-C ,3个USB 3.2 Gen2;视频接口仅仅提供了一个HDMI 1.4;音频接口有1个光纤S/PDIF输出和5个镀金的3.5mm接口;网络方面,1个RJ-45千兆网络接口(网卡芯片为REALTEK 8111H),另外也配备了WIFI网卡和天线接口,不过是较为低端的intel 3168(最高支持 433 Mbps);依然保留1个S/2接口。 ▼由于芯片组的TD由上代 4.8W 提升至15W,所以大多数的X570主板都在散热器上配备一个小风扇,MPG主板的这个小风扇有低温停转功能,另外散热片表面也是银色的条纹和多棱面的设计。 ▼主板提供了6个SATA接口,4个为原生,另两个接口由第三方的ASM1061芯片负责提供。 ▼PCIE插槽方面,一共有2个PCIe 4.0 x16 插槽和3个PCIe 3.0 x1插槽。其中第一根插槽带有金属护甲,防止过重显卡压坏卡槽,并且与CPU直连,支持PCIe 4.0 x16的速度;第二条是芯片组提供的,只能提供PCIe 4.0 x4的速度,并未对直连CPU的PCIe 4.0 x16进行拆分 ▼MPG主板有2个M.2接口,其中第一条与CPU直连,支持PCIe 4.0 x 4,最大规格支持22110,自带散热片(冰霜铠甲)的形状有点奇怪,其中一端延伸到芯片组散热旁边,视觉上更加统一,而且散热片的面积比较大。缺点是更换SSD就得先拆下显卡。 ▼第二条M.2接口是芯片组提供,仅支持PCIe 3.0 x 4,最大规格支持2280,也没有自带散热片,不过此接口支持SATA协议的M.2 SSD,而第一条并不支持。 ▼音频方面,仍然是AUDIO BOOST 4系统,搭配日系音效电容,芯片上方加了盖子看不到型号,说明书介绍为ALC1220。 ▼PWM为IR 35201,最高支持8相供电。但数数电感有10相,其中8相为CPU核心(vCore)供电,2相为SOC供电。同时在主板背面有5颗倍相芯片(IR3598),那么很明显,核心供电为4相倍相成8相,每相的mosfet上桥为安森美4C029(最高承载46A 电流);下桥为安森美4C024(最高承载78A 的电流)。比较意外的是SOC依然用了倍相的方案,mosfet的型号是QA3111N6N(最高承载56A电流),总得来说供电的水平还是中上的。 固态硬盘 这次还是选择了PCIe 3.0的产品: 金士顿A2000系列,反正有2个M.2接口,以后PCIe 4.0的产品便宜了可以再加一条。 ▼入手的为500G版本,支持NVME PCIe 3.0 x4通道传输,自带黑色的散热片,提供了五年质保。 ▼A2000的规格为常见M.2 2280规格,即长度为80mm,宽度为22mm。PCB为蓝色,正面贴有标签纸,上面标注了厂家的LOGO,容量大小以及其它的信息。 ▼揭开贴子可以看到主控是慧荣的SM2263ENG;闪存芯片为镁光3D TLC;缓存上打了金士顿自家的LOGO,具体规格为DDR3L-1600 512MB。 ▼自带散热片两部分都有导热垫,使用塑料卡扣固定,安装时需用点力。 ▼散热片的外观还是比较低调,以实用为主。 ▼先把SSD放到主板的第二个M.2接口,后续会测试下这两个接口的速度有多大的差异。 内存 ▼XPG-龙耀D60G的最大特点就是发光面积大,高达60%,乳白色的部分都可以发光。中间表面采用了拉丝处理的铝合金,也能辅助散热,整体的辨识度很高。 ▼3200MHz套装,容量为8G x2,内存条时序CL16-18-18,电压为1.35V。 ▼XPG-龙耀D60G支持四大主板的灯效控制软件,如果主板没有RGB接针,也可以通过下载并安装XPG RGB Sync软件来说实现对RGB的控制。 显卡 黄家的刀法精妙,不动核心,换个显存就成了一个新的型号。这款微星GTX 1660 SUPER GAMING X,系列名称为魔龙,是微星同型号中的最高规格。 ▼显卡的尺寸为247*127*46mm,不大不小,搭配ITX主板也未尝不可;搭配全尺寸的ATX或者MATX主板也不会出现显卡短于主板的尴尬。 ▼魔龙采用了双风扇散热系统,风扇大小为85mm,14叶片,其中7片还有特殊的结构,官方说这种设计可以加大风流方向的角度来增强散热效果,另外当温度低于60度时风扇会停转,实现完全静音。 ▼显卡前端可以看到背板延伸出一部分并转了90度,这样就不容易看出来PCB短于背板以及散热器长度? ▼内侧可以看到魔龙使用了3根热管,并且进行了镀镍处理。 ▼显卡的侧面有MSI TWIN FROZR 7的标志,这是微星对自家散热系统的命名,此部分支持RGB灯效。在风扇一周设计有凸起部分,在其侧面也有LED灯条(内外侧各2条),不太明显,开机就看到了。 ▼另外魔龙使用了单8Pin供电,其实公版的TDP只有125W。 ▼视频接口方面,有1个HDMI 2.0b接口、3个DP 1.4接口。 ▼作为微星GTX1660s的最顶级显卡,背板自然是少不了的。全金属材质,表面采用金属拉丝工艺,上面有微星的龙盾LOGO。 散热器 ▼散热器使用240的一体水冷,品牌为ZEROZONE,是一个比较新的品牌。兼容性上除了TR外,支持AMD和intel的所有平台,并提供了一年漏液包赔,三年质保的服务。 ▼水管部分外面没有采用编织网,材质为铁氟龙;冷排为14通道的铝排。 ▼冷头部分其实蛮大,安装好后会更加明显感觉到它的大块头,顶部为镜面的,具有RGB灯效,隐约可见ZEROZONE的LOGO,另外冷头的底部一圈也是透明材质的,也有RGB灯效。冷头内部供电采用双腔体结构,即冷热水流分腔,按照官方的说法它的水流量也更大,效率更高,具体怎样,就到后边测试再看了。 ▼冷头水泵供电采用4pin,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3pinRGB接线,需要连接到自带的集线器上。 ▼水冷头底部为纯铜底座,并没有镜面效果。 ▼自带两枚JETFAN风扇,乳白色的是发光部分,面积还是蛮大的,而且可以拆下这部分(视频中有拆解展示),厂家应该会推出其的发光部件,要不这个设计就无用了。风扇供电规格为12V &0.3A,最高转速2400rpm,最大风量59.2m3/h,官方给出噪音水平为20~34dBA。 ▼(左图)配件有集线器和灯效控制器,若主板没有3pin 5V的RGB接针,可以将集线器连接到灯效控制器,灯效控制盒连接到主板的前置USB接口,通过下载安装ZEROZONE的专用软件来控制灯效。 ▼(右图)主板有3pin 5V的RGB接针,可以通过转接线将集线器直接连接到RGB接针上,通过主板的灯效管理软件实现同步。 电源 ▼其实这套配置一款500w的电源就足矣了,为以后更换显卡做了准备,直接上了750w的电源,未来几年内的单卡旗舰都不成问题。品牌选择了 EVGA的G+系列(G1系列的升级更新),为金牌全模组电源,提供了十年质保,只换不修。 ▼电源尺寸为150mmx170mmx85mm,配备了14cm直径散热风扇,风扇支持智能温控,但不会完全停转。另外电源外壳面进行磨砂处理,质感不错。 ▼G+750W使用了全日系电容,具有750W/50℃的输出能力,采用了单路+12V设计,输出达到了62.4A,即748.8w的功率。 ▼所有线材均采用编织网包线设计,有2根(4+4)-pin CPU和4根(6+2)-pin PICE,一条显卡供电线只有一个6+2接口,不用考虑满载后的余量问题,更适合高端显卡使用。另外24pin长度为60cm,显卡与CPU供电线材的长度均在65cm。 机箱 机箱选择了联立的新品:鬼斧机箱,有黑白两色可选,机箱尺寸为478X229X494mm(L*W*H)。 ▼机箱大多采用了钢铁材料,所以这款中塔机箱的重量也达到了12.1kg,兼容性方面:风冷cpu散热器限高176mm,显卡限长为384mm,电源限长210mm。 ▼机箱顶部是IO面板,除了有开机、重启、音频、2个USB3.0接口,1个Type-C接口,还有两个按键,这两个按键为机箱的RGB灯效。Type-C在国外版本为选配,但是送了3个无光的机箱风扇。联立认为国内用户都喜欢RGB风扇,所以采用Type-C的方案,小熊认为有利有弊吧,因为现在有前置Type-C接口的主板还是不多,包括我这次选择的主板。 ▼机箱的顶部采用了磁吸式的防尘网,稍low点。可以安装240/280的冷排或者风扇,另外机箱采用增加宽度来容纳冷排(按照在机箱外侧),这样设计可以控制高度,缺点是过高的马甲会和冷排有冲突。 ▼机箱顶部是IO面板,除了有开机、重启、音频、2个USB3.0接口,1个Type-C接口,还有两个按键,这两个按键为机箱的RGB灯效。Type-C在国外版本为选配,但是送了3个无光的机箱风扇。联立认为国内用户都喜欢RGB风扇,所以采用Type-C的方案,小熊认为有利有弊吧,因为现在有前置Type-C接口的主板还是不多,包括我这次选择的主板。 ▼机箱的顶部采用了磁吸式的防尘网,稍low点。可以安装240/280的冷排或者风扇,另外机箱采用增加宽度来容纳冷排(按照在机箱外侧),这样设计可以控制高度,缺点是过高的马甲会和冷排有冲突。 ▼机箱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采用了“4开门”的设计,上部的侧透玻璃是水平开启的,下部的金属板是下翻的,这样更方便硬盘的更换。不过玻璃部分没有把手,需要先打开底部的金属板,才能打开侧透的玻璃,稍显麻烦。 ▼鬼斧机箱内部的模块化设计很多,我自制了短视频,请大家欣赏,更加直观。 装机过程▼魔龙显卡其实不算重,但还是入手一个显卡支撑架,为了以后作准备,当然也许只是为了好看。支撑架的具体型号为:乔思伯(JONSBO)VC-4 幻彩版显卡支撑架,正面材质是铝镁合金,具有RGB光效,固定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调整。后面以及底座使用了塑料材质,通过转接线可以插入主板灯3pin 5V ARGB接口,由主板灯控软件来统一控制灯效。 ▼鬼斧机箱的价格不算贵,可选配件并不便宜,但还是入手了热插拔套件,套件提供3个硬盘位,有2个接口供电,省掉一个供电接口,数据SATA接口还是需要3根,套件中有送2根。安装时需要使用螺丝把套件固定在机箱硬盘笼上,然后打开单侧的金属板就可以更换硬盘了,确实方便方便不少。 ▼热插拔套件安装好后,将安装到硬件架上的硬盘直接推入就可以使用了。 ▼主机正面就全部装好了。 ▼藏线挡板的效果还是很明显,这样不用费心理线了,但是要注意,线材不要堆的太厚,否则会关不上藏线挡板。 ▼正好之前有入手块十铨DELTA MAX魔镜SSD,整个正面部分都可以发光,等下通电就能看到效果了。 评分:+Z金豆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20-01-09 14:18:59 1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20-01-09 14:19:08 2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20-01-09 16:19:56 3楼 | |
配置可以 性价比不怎么样 |
|
发表于 2020-01-09 18:33:27 4楼 | |
着眼未来啊,还不错 评分:+经验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个性签名:我愿化着一颗流星,将生命变成辉煌.但这短暂的辉煌,胜过那漫长的黑暗.
|
发表于 2020-01-10 10:35:38 5楼 | |
不玩游戏的我锐龙5 1600都够用的 评分:+经验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20-01-10 12:17:55 6楼 | |
amd确实香啊,u后期不够了可以上3950x,显卡只能坐等老黄了 评分:+经验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20-01-10 14:08:30 7楼 | |
这个搭配没毛病,这款机箱挺不错的 评分:+经验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