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6-03-14 18:54:41 楼主 | |
vicky1984 把此贴设为精华,震撼的史诗级别一般的古徽州宁国市手工制陶作品!
陶瓷瑰宝 风行皖南第二报
离开皖南拍摄有半年了,心里一直惦着修整图片和发稿的事,因为接到外拍的邀请,一去就四个月在外奔波。拖到今天才来,在此向宁国的老朋友们真诚致歉。
在宁国有机会安排到古龙窑遗址上拍摄,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在制作现场,目睹一件件陶器的制作过程。拍摄的时候,央视的纪录频道也在拍摄专题片,要将这我国文化遗产完整地拍摄下来。我也是带着崇敬的心情静静的拍摄着。 为了尊重这些伟大的民间艺人的隐私和肖像版权,我特地隐去了他们的正面相貌。将精力放在他们的不朽作品上进行拍摄会更有意义。
时代在变迁,许多陶器,瓷器从配料,捏合,溶胀,锤胚,成型大部分已经机械化了。那么真正的艺术品能不能成批的这样用流水线来生产呢,显然做不到。
传统工艺,在这些环节上还得用经验和手工感觉来完成。机械手的传感器神经没有那么丰富,电脑程序在陶瓷工艺品上的制作远远没有到达理想化的时代。要知道,繁重的体力劳动是在美学基础上的再创造,面临失传的危险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本贴的22幅图片,都是真实记录了这些陶器的色和形。她们都是外销版的成品,将远涉重洋,卖到欧洲,美洲,大洋洲。现在,静静的躺在宁国的土地上,她们是有生命的,将乘船出海了,永远回不到故土了。我看着看着,有许许多多的不舍,心里十分的难受。 宁国的优质陶土将越来越少,廉价的卖到异国他乡,什么时候能回归? P001 P002 P003 P004 P005 P006 P007 P008 P009 P010 P011 P012 P013 P014 P015 P016 P017 P018 P019 P020 P021 P022 版帖图片已经全部发稿完毕,敬请各位前辈,老师,同好,朋友们前来阅片,点评! 谨祝各位在春天到来的时候,身挺健康,摄影快乐! 地理探索 评分:+Z金豆 864 已有 176人参与评分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6-03-14 19:20:45 最赞回复NO.1 18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6-03-14 18:56:35 最赞回复NO.2 7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6-03-14 20:25:30 最赞回复NO.3 48楼 | |
和村里朋友外拍刚刚到家,回复迟了。中国素来以陶瓷闻名于世。陶瓷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我国陶器有据可考的历史近万年,而精美瓷器的出现也1800年的历史了。 |
|
发表于 2016-03-14 18:54:59 1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110 已有 22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8:55:05 2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50 已有 10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8:55:11 3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25 已有 5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8:55:17 4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40 已有 8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8:55:27 5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20 已有 4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8:55:37 6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15 已有 3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8:56:35 7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140 已有 28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01:18 8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105 已有 2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03:41 9楼 | |
今天我又回到了去年的8月,那十多日的情景又一幕幕地重现在我的脑海中,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首先我要再次感谢Vicky版主和宁国的朋友们,通过微信,关注到了你们的幸福、快乐、积极、向上! 你们好! 地老今天的作品绝对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去年9月我也发了一个帖子《陶瓷色》,今天跟地老的作品相比,真是惭愧,实在愧对“陶瓷色”这几个字,更愧对宁国这几千年的瑰宝! 我对于色彩、陶瓷的理解真是相差太远了! 地老这组作品,最大的看点是: 一、光、色:色彩的表现真是完美,光与色向来是不可分离的,仔细地品味一幅幅画面,真是让人陶醉,我深深地感受到地老对于色彩的把握,炉火纯青! 二、二次构图,每一幅都是地老心中最美的表达,虚实、色彩、冷暖、明暗、大小、几何排列,如教材般的经典! 我能够深深地体会到,地老在拍摄这组作品时除了饱含对于这一历史瑰宝的尊敬之外,更是把他当作一个个有生命、有灵魂的的个体在演绎,一片片绿叶、纯朴的外表、瑰丽的色彩都是最美的写照! 我与地老同行拍摄,用同样的器材,因此这组作品给我的感受远远不是我的只言片语所能够表达的,看了很多遍,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感谢地老,一定当面向您请教! 敬茶! 君知 评分:+经验 131 已有 27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06:43 10楼 | |
对楼主说: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85 已有 17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08:15 11楼 | |
打开这一幅幅精美油润,近乎完美的优秀作品,随着音乐的诉说,画面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土墙茅草屋,原始的制作,正是摄影人乐此不疲的拍摄题材!作品通过您的用心刻画和娴熟的拍摄技法,使得光影效果奇佳,通透质感的张张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感谢您的震撼之作和艰苦付出,让我们慢慢欣赏,学习揣摩! 祝您身体健康,摄影快乐! 评分:+经验 30 已有 6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10:49 12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110 已有 22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14:44 13楼 | |
得知老师又有大作发表,激动万分。6点多就打开手机等待了,可是我用的不是WAP端,而是另一个什么端也不清楚,这个端有延迟,结果只抢到了13楼。老师技法精湛,作品锐利细腻,色彩厚重,高光没有溢出,暗部细节丰富,把国之瑰宝刻画得淋漓尽致,赋予了瓷器以新的生命,再配上荡气回肠的音乐,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老师的作品使人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摄影大师的作品,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老师的作品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评分:+经验 60 已有 12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16:46 14楼 | |
地老的作品,佩服的五体投地!
评分:+经验 25 已有 5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18:23 15楼 | |
又有视觉大餐,爽啊,慢慢欣赏哦
评分:+经验 35 已有 7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19:35 16楼 | |
刚刚看到@地老大作发表。钦佩之余,还有很多醒悟。平时看来一些似乎很平淡的陶罐,在@地老的镜头下似乎要开口说话。我粗浅的体会是。1. 用光。仔细揣摩@地老的每张作品,光线的运用在我看来已是极致。2.是主题和主体。@地老的作品每张都有个聚焦点,或许用光线,或许用景深,或许用构图,或许是这些技术的组合。每张都有一个聚焦点,各种技术的使用都为这个主题服务。这是我一点点粗浅体会,看来我学习的道路还很长、很长啊! 评分:+经验 70 已有 14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20:15 17楼 | |
宁国的 制陶技艺 地理老师的拍摄技艺 震撼 。。。 还是震撼。。。 就我 无法用文字表达! 忏愧 。。。忏悔 。。。 评分:+经验 30 已有 6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20:45 18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160 已有 32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21:05 19楼 | |
画面干净通透,构图工整给力,视觉效果很棒,质感细腻突出,欣赏支持佳作! 评分:+经验 20 已有 4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03-14 19:21:19 20楼 | |
打开帖子,这第一张就把俺唬住到了,太吸引眼球了,色彩斑斓,精美绝伦,真是大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 赶紧往下看吧,构图老到,画质细腻,色彩油润,光影靓丽,一幅幅一件件都看得特别有味道,这组给人最深刻的感觉是刻画特别精细,这些物件通过您的拍摄创作呈现,大放异彩,充分展现了宁国古龙窑陶器的魅力,不愧为陶瓷瑰宝!赞!!! 感谢精彩分享,紧紧握手,祝您拍摄快乐! 评分:+经验 70 已有 14人参与评分展开 |
|